专家评审意见书
报告名称 |
重庆嘉洲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石灰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130万吨/年) |
||
编制单位 |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
2017年12月11日,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共同组织专家,对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的《重庆嘉洲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石灰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130万吨/年)》进行了审查,经专家的审查和质询,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送审“方案”章节安排合理,附件、附图基本齐全;报告编制目的、任务明确,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技术标准基本恰当,编制内容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二、通过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的收集利用,结合现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情况的调查、测量和相关实物工程工作,结合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成果,能满足“方案”编制工作。 三、“方案”选用的开采方式和开拓方案合理、采矿方法可行,首采区的选择、采场设计等符合实际,工业广场、生产生活设施设计满足要求,最终产品方案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碎石符合市场需求,绿色矿山建设措施基本满足国家政策要求。 四、“方案”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重要程度、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及评估级别的确定符合规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简述清楚,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合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布置合理可行。 五、“方案”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清楚,复垦规模及损毁现状及损毁预测分析和复垦方向合理,提出的土地复垦措施可行。 六、经估算,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资总额为183.63万元,土地复垦投资总额为791.92万元。经费估算依据充分,预算结果合理。 七、存在问题和建议。 1、矿山应严格按照台阶坡面角60°自上而下进行分阶放坡开采。 2、现状渣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矿山应立即对渣场进行有效治理。 3、及时清除边坡危石,对局部地段尤其是高边坡地段要加强监测、巡视。 |
|||
结 论 意 见 |
同意通过评审 |
专家组长(签名):陈友能
2017 年12月22日 |
采矿登记申请类型 |
□新设 □变更 √延续 |
采矿权出让 方式 |
□招拍挂 √协议 □探转采 |
|||||||||||||||||||||||||
矿 山 概 况 |
矿山名称 |
重庆嘉洲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
采矿许可有效期限 |
2015年5月21日至2018年5月21日 |
|||||||||||||||||||||||||||
法人代表 |
刘家伟 |
联系电话 |
13658247888 |
|||||||||||||||||||||||||
经济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企业地址 |
重庆市开州区温泉镇黄金村 |
|||||||||||||||||||||||||
建矿时间 |
2009年9月1日 |
生产现状 |
□新建 □生产 √改扩建 □其他 |
|||||||||||||||||||||||||
矿区位置(行政区划) |
重庆市开州区温泉镇金龙村三社 |
|||||||||||||||||||||||||||
开 发 利 用 |
矿产资源概况 |
岩层产状:140~202°∠36~64°,350~5°∠23~35°;含矿层位: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三段(T1j3);占用资源储量批准文件:渝国土储审备字〔2017〕37号;矿层名称: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三段石灰岩;矿层厚度:275m 矿石主要质量:矿石饱和抗压强度42.1~61.3MPa,平均51.8MPa; 水文地质类型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属复杂类型。 |
||||||||||||||||||||||||||
矿区面积 |
0.297km2 |
开采标高 |
+450m~+606m |
|||||||||||||||||||||||||
开采方式 |
露天开采 |
开拓方式 |
公路运输开拓 |
|||||||||||||||||||||||||
采矿方法 |
台阶式分层采矿 |
设计资源储量 |
4050万吨 |
|||||||||||||||||||||||||
可采储量 |
3645万吨 |
设计生产能力 |
130万吨/年 |
|||||||||||||||||||||||||
矿山服务年限 |
28年 |
开采矿种 |
石灰岩 |
|||||||||||||||||||||||||
顶板管理方式 |
|
首采区位置
|
+550m以上区域 |
|||||||||||||||||||||||||
最终产品方案 |
建筑石料用灰岩碎石 |
三率控制指标 |
综合利用率90% |
|||||||||||||||||||||||||
设计井筒坐标 |
|
|||||||||||||||||||||||||||
采场设计要素 |
台阶坡面角60°,最终边坡角47°~60°台阶高度10m,安全平台宽3m,每隔三个安全平台(40m 高)设一个清扫平台,清扫平台宽6m |
|||||||||||||||||||||||||||
地 质 环 境 恢 复 治 理 |
评估范围 |
1.4295km2 |
采动影响范围 |
0.1346km2 |
||||||||||||||||||||||||
地质环境影响 评估分级 |
评估区重要程度 |
生产规模 |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
评估级别 |
||||||||||||||||||||||||
重要 |
大型 |
复杂 |
一级 |
|||||||||||||||||||||||||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
现状条件下,采矿场边坡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影响较严重;现状渣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对水资源影响较轻;对地貌景观影响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现状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 预测条件下,采矿场将形成最高达153m的边坡,开采占地面积约26.67ha。采矿场最终边坡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影响较轻;对地表水资源影响较轻;对地貌景观影响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对建(构)筑物影响较严重。预测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 |
|||||||||||||||||||||||||||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
类别 |
地质灾害 |
含水层 |
地形地貌景观 |
土地资源 |
建(构)筑物 |
||||||||||||||||||||||
现状评估 |
严重 |
较轻 |
严重 |
严重 |
较轻 |
|||||||||||||||||||||||
预测评估 |
较轻 |
较轻 |
严重 |
严重 |
较严重 |
|||||||||||||||||||||||
综合评估 |
严重 |
较轻 |
严重 |
严重 |
较严重 |
|||||||||||||||||||||||
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主要措施及治理工程 |
严格按照台阶坡面角60°进行分阶放坡开采;将原北西侧、北东侧渣场内渣石外运,消除安全隐患,将原渣场内表土及今后剥离的表土堆积于原越界开采采坑区域,并在最终排土场四周修建截排水沟,在排土场西侧靠近工业广场处修建挡渣墙;对局部地段尤其是高边坡地段要加强监测、巡视,及时清危,在边坡边缘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牌;尽量将控制性放炮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在村民住房附近爆破时,应尽量减少炸药量,确保爆破安全;完善露天采场截排水沟、污水池的修建;修筑安全平台挡墙,待矿山闭坑后,及时拆除矿山工业广场建(构)筑物,并对露天采场、矿区公路、工业广场进行回填土、绿化恢复治理,对最终恢复治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 |
|||||||||||||||||||||||||||
投资估算(万元) |
总投资 近5年 |
183.63 |
近5年投资 |
105.06 |
||||||||||||||||||||||||
矿山开采适宜性 |
矿山开采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资总额为183.6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比例小于20%,矿山开采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防治技术复杂性一般,防治难度小。因此确定重庆嘉洲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在矿界范围内适宜开采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的石灰岩矿。 |
|||||||||||||||||||||||||||
土 地 复 垦 |
复垦区面积(公顷) |
33.33 |
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公顷) |
33.33 |
||||||||||||||||||||||||
土地复垦率(%) |
100% |
土地利用现状图幅号 |
H49G016009 |
|||||||||||||||||||||||||
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损毁及占用面积(公顷) |
类型 |
面积(公顷) |
33.33 |
|||||||||||||||||||||||||
类型 |
已损毁或占用 |
拟损毁或占用 |
小计 |
|||||||||||||||||||||||||
损毁 |
挖损 |
10.92 |
14.81 |
25.73 |
||||||||||||||||||||||||
塌陷 |
|
|
|
|||||||||||||||||||||||||
压占 |
5.82 |
0.35 |
6.17 |
|||||||||||||||||||||||||
占用 |
1.43 |
|
1.43 |
|||||||||||||||||||||||||
合计 |
18.17 |
15.16 |
33.33 |
|||||||||||||||||||||||||
复垦前后对照表 |
地类 |
耕地 |
园地 |
林地 |
草地 |
住宅用地 |
其他土地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
小计 |
|||||||||||||||||||
复垦前 |
7.85 |
|
24.00 |
0.50 |
0.22 |
0.37 |
0.39 |
33.33 |
||||||||||||||||||||
复垦后 |
18.65 |
|
14.68 |
0 |
0 |
0 |
0 |
33.33 |
||||||||||||||||||||
变幅 |
+10.80 |
|
-9.32 |
-0.50 |
-0.22 |
-0.37 |
-0.39 |
0.00 |
||||||||||||||||||||
土地复垦主要措施及治理工程 |
主要措施及治理工程: 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拆除工程措施 、表土剥覆措施 、灌排工程措施等。 2、生物和化学措施 :包括土壤改良、植被重构等。 3、监测措施 :本项目监测措施针对采区边坡,露天开采可能产生边坡崩塌,设计采取监测措施对其进行动态监测。 4、管护措施:主要对复垦区土地质量及复垦的旱地、林地及修建的排水设施进行管护。 |
|||||||||||||||||||||||||||
复垦投资估算 (万元) |
静态 |
530.38 |
动态 |
791.92 |
单位面积 |
静态投资:1.06万元/亩 动态投资: 1.58万元/亩 |
||||||||||||||||||||||
方案适用年限 |
32年(边生产边治理期28年,闭坑治理期1年,管护期3年) |
|||||||||||||||||||||||||||
备注 |
矿区范围调整原因: 依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对超越批准矿区范围矿山处置意见的通知》(渝国土房管规发〔2017〕4号)精神,需将堆渣场及历史越界区域(已处罚)包括在矿区范围内,以便进行恢复治理。原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调整后的矿区范围由14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由0.297 km2增加到0.3302km2,采矿平面范围及采矿标高均未发生变化,储量不发生变化。 |
|||||||||||||||||||||||||||